目 录
【全国教育大会】
●甘孜州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思政教育】
●内江市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基础教育】
●成都市锦江区综合施策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
●眉山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高等教育】
●川北医学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
【新质生产力】
●西南交通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教师队伍】
●四川农业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三大计划”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心理健康】
●西华大学以“四个聚焦”扎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语言文字】
●我省深入开展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志愿服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展系列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
●甘孜州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强化思政引领,培育时代新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用好《强国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基础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实施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让特殊儿童青少年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四川云教”提质扩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3)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急需人才。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地方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涉农产教融合项目。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科学设置职业教育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等方式,采用 5 年制高职、“9 3”免费教育计划、“浙甘”(浙江省、甘孜州) 5 年制中高职“2 1 2”分段贯通培养等,提升学生实践技能。(4)扩量提质增效,激发教师活力。着眼“扩量”,落实好“优师计划”等教师专项计划,鼓励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学校走教。着眼“提质”,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定向培养力度,用好“组团式”帮扶力量,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着眼“增效”,持续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推进“骨干教师”计划,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秘书处、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
【思政教育】
●内江市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多种途径补充专兼职思政教师,将优秀思政教师纳入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培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标杆教研团队,组织开展“甜城树人学堂”、德育精品课观摩等跨学段、跨区域教研活动,覆盖教师1.9万人次。将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情况纳入日常督导内容,督促指导学校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2)创建思政课特色品牌。举办“学在内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现场活动、思政大讲堂等,吸引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校学生参与其中,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联合重庆市合川区教委举办绿色德育现场推进会,开展特色示范课堂、学科德育精品课程主题展示活动。研发《国画大师张大千》《范长江文化》等传承地方优秀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打造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思政“金课”。用好范长江纪念馆等省级“小甜足迹”研学实践基地,开展思政研学实践,研发学农寻本之旅等非遗课程,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3)完善思政课制度机制。成立以校内力量为主体、专家学者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家长学校,编印《内江市家庭教育指南》,研发《高中生涯规划家校共育》《初中生“三位一体”家庭沟通》等课程。邀请法治副校长、卫生副校长等为家长授课,打造“家长课堂”线上课程资源。与内江师范学院共建思政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凝聚高校力量提升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建立市县校三级联动、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思政教育一体化体系。(内江市教育和体育局)
【基础教育】
●成都市锦江区综合施策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1)强化品牌活动塑造。打造锦江“党员教师进社区”品牌活动,每年遴选3600余名党员教师,下沉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教育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每年招生季服务家长2万余人次。(2)简化入学登记流程。“一对一”“面对面”解答入学政策,“手把手”指导招生入学平台操作。精简入学登记流程,实现全程网上报名登记,极大缩短入学办理时间,做到让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3)细化工作部署培训。结合每年招生入学计划安排,制定区域和学校两级“党员教师进社区”工作计划,确保政策传达和解释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每年组织10余场政策解读培训,全覆盖开展党员教师业务培训,系统部署“教育入学一件事”工作。(4)细化咨询问题解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充分梳理往年咨询存在的“疑难杂症”和家长关心关注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对症下药”。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宣传解答,在小学六年级、幼儿园大班家长会进行跨学段宣传入学政策,充分满足家长的咨询需求。(法规综改处、成都市教育局)
●眉山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1)坚持“同步走”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城区学校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思路,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一镇一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优化整合农村“小散弱”学校。采取“1 1 n”模式,组织城区、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对子,以“优质校 城郊校”、学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等打造“以城带乡”教育共同体,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今年以来,新(续)建公办学校10所,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8所,57个教育共同体覆盖农村学校105所。(2)坚持“一盘棋”建强师资队伍。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健全编制管理机制,建立编制周转机制,采取考试招聘、考核录用、公开选调、编外聘用等方式化解体育、艺术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引导优秀教师由农村超编校向城镇缺编校流动、城镇优质校向农村薄弱校流动,推进高学段教师到低学段学校交流。今年以来,公开招聘教师800余名,引进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双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等100余名,交流轮岗城乡教师600余名。(3)坚持“数字化”推进资源共享。打造市、县、校三级共用智慧教育云平台,设立“互联网 ”项目专项,打造“互联网 ”教育共同体,保障共同体学校同步课堂,推进直播课堂、互动课堂、专递课堂和名师课堂“四个课堂”常态化应用,实现名师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省级中小学智慧教学云平台应用样板校21所。(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高等教育】
●川北医学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国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规范有序的国内合作管理体系,推动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取得实效。召开专题对外合作研讨会,准确把握合作需求,并制定严密的合作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落实各项任务。校领导带队赴合作单位实地考察,确保合作落实落地。(2)推进人才培养。成立检验医学产业学院和爱尔眼视光学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设立创新人才培育奖助学金、青年教师资助项目基金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教师潜心育人。推进“新医科”专业建设与布局,培养更多高水平医学人才。(3)开展访企拓岗。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书记校长带队登门访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建毕业生就业平台,挖掘更多岗位资源。邀请校友企业家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4)服务地方经济。制定《川北医学院关于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川东北经济区及川陕革命老区的实施意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合作区域,先后与南充市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等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就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川北医学院)
【新质生产力】
●西南交通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1)完善科研制度四梁八柱。成立重大工程办公室,统筹布局政策、平台、项目、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出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七大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印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细则》等文件,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7 n”基础制度体系。构建以质量、贡献等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明确27类科研成果形式,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良导向。优化重组科研院所归口管理部门,构建“一室 四部 五院”大科技组织管理体系和“校—院—系所—团队—教师”五级联动创新体系。(2)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聚焦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和高速铁路世界科技前沿,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获批“现代铁路动力学与运载安全”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在高速铁路关键理论与技术、高速重载和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制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以“交通 ”“智能 ”为导向的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突破轨道交通等领域“卡脖子”技术。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中心深度融合,共建“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和准环对称“仿星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中国中车、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进一步提升前沿交叉科学研究能力。(3)推动校地校企双向奔赴。建设技术转移研究院,在全国建立14个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一体化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先转化、后奖励”转变为“先确权、后转化”,以产权激励增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与成都市、蜀道集团加强合作,共建“一园五区”新形态科创园。联合企业在科创园内建设研发中心,打造“校区—园区—社区互嵌”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结合体、科技与产业联合体“三体融合”的园区新形态,推动80余个科研团队、230余项科研项目实现“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就地产业化”。(西南交通大学)
【教师队伍】
●四川农业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识才重才提效力。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实施《关于新时代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人才引育激励十二条举措》,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发挥重大人才计划引领作用,以科研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大力推进“1515人才工程”。(2)深化改革添动力。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对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队伍实施分类管理,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完善“双支计划”,建设潜心研究、方向多元、学风严谨、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完善管理服务人员发展机制,建设爱岗位、业务精、乐奉献、善协作、敢担当的管理服务队伍。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完善职称评审办法,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夯实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3)营造氛围激活力。坚持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建立完善教师标准体系,纳入教师管理评价全过程。坚持师德失范问题“零容忍”,以评选表彰优秀教师标兵为引领,开展教育家精神大讨论,实施教风学风建设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三大计划”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1)实施“头雁领航”计划,培育教师团队。通过“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等举措,组建专业群高水平教师团队,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专业群改革发展。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组建院士工作站,开展航空智能制造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领衔,建立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职业教育改革与研究。柔性引进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开展技能传承与工艺工法创新。招引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从事一线教学工作。(2)实施“强链培优”计划,共建科研平台。整合行业企业资源,校企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基地,为教师团队干事创业提供平台。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和研发团队,推动教学实战化、科教一体化,对接产业需求,强化精密加工和应用技术创新,着力培养数字化制造及精密加工领域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实施“卓越成长”计划,促进教师全面卓越成长。从校内高层次人才中遴选“德胜学者”“德胜名师”“德胜工匠”进行培育,在应用技术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技能革新等予以重点支持。面向全体教师围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系统构建初、中、高“三级”培训体系,采用“点面结合”“全员培训”的方式,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
●西华大学以“四个聚焦”扎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聚焦“全过程”打造心理育人系统。打破活动日概念,将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动延伸至全学年、全学院,延伸至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组织各学院根据学科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支持各学院开展别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160余场。(2)聚焦“心知识”强化心理育人能力。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管理及后勤人员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分批次分重点参与心理伦理及法律、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干预流程等内容培训,全年培训近30余场,参训人员近5000人次。(3)聚焦“全发展”提升心理育人实效。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强化数据分析、案例研究,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和研判。以学生心理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本科生培养体系,把表达性艺术融入课程,围绕认知、情绪、自我效能和感恩等主题,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自助与互助、觉察与体验、发展与成长。面向全校新生开展“新生素质提升”讲座近60场,将入学适应、职业发展、人际交往等纳入讲座内容。发挥学生社团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活动开展、心理危机摸排和干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导开展“我爱我班”等特色活动,近60个班级参与活动。(4)聚焦“心意识”营造心理育人氛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纳入年度考核,推动心理健康与人才培养有效融合,强化全员心理育人意识,形成全员关心、积极向上的“心”文化。(西华大学)
【语言文字】
●我省深入开展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1)强化统筹部署。省语委制定全省推普周活动方案,指导各地各高校将推普活动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相结合,与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相结合,与语言文字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经典润乡土、童语同音、“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等工作。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联合组织、宣传、民族宗教、人社、文广旅、团委等多部门印发推普周活动方案。各高校成立推普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活动走深走实。(2)丰富活动内容。省语委确定甘孜州为全省本届推普重点活动市(州),于9月19日在甘孜州泸定县举行“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四川省启动仪式,召开全省语言文字工作交流座谈会。各地各高校和行业部门精心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成都市开展“成都市全民朗诵大赛”活动,德阳市、广元市举办第27届推普周启动仪式,广元市开展美语、美书、美文“三美”活动,雅安市各级各类学校举办推普周主题书写大赛170余场、班会400余次、国旗下活动300余场,四川民族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等高校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推普 乡村振兴”“推普 卫生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3)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省语委发布推普mv《我是中国娃》,并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学唱;向省语委成员单位、市(州)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发放推普周海报1700余张,在机关单位、窗口部门广泛张贴。各地各高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广元市、内江市等地在电视台等媒介播放公益宣传片。推普周期间,国家、省、市、县100多家新闻媒体对我省语言文字工作成果和推普周系列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多视角、多方位呈现推普工作取得的成效,在全省营造了推普浓厚氛围。(语言文字教材处)
【志愿服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展系列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1)举办专场培训。发起并持续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举办“救在身边·校园守护”—气象防灾减灾急救知识专场培训。70余名来自不同学院的领队、小组长参与专项培训,考核合格后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2)参与技能竞赛。积极响应属地红十字会号召,选派学校红十字会成员,参加应急救护技能比赛,促进参赛者深刻理解“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熟练操作技能。(3)开展互动教学。联合属地红十字会,举办“校园守护‘救’在身边”新生应急救护专场培训,邀请专业讲师团队进行现场授课。将参训新生分为15个方阵,由15位专业老师深入每个方阵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中暑防治、心肺复苏操作等急救技能。(4)开展宣传活动。结合2024年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联合举办红十字“三献”宣传进校园活动,传播红十字精神,提高师生对“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的认识和了解,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简讯】
▲10月6日,四川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开始。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28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并完成网上缴费。(省考试院)
▲9月29日,我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专项监测顺利实施。45个乡村振兴重点县的883所义务段学校,近3万名学生和2千余名教师、校长参与监测。(民族教育处、教育评估院)
▲9月29日,四川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此次招聘会是全省首场2025届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方式进行,共汇集15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10万余个就业岗位。 (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9月27日—29日,第四届四川教育博览会在成都举行。本届教博会以“融智创新·数字引航·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涵盖各级各类学校所需的教育技术装备产品与应用,设有多个特色专区展示四川本地教育装备企业、研学实践教育等内容,全面展示新时代四川教育改革发展丰硕成果。(国资装备中心)